上一年11月,就有网友偶遇林更新、朱桢等明星趁着浙江温岭录制节目的空隙,非常“接地气”地跑去买烤肠吃。
它最早上源于13世纪法兰克福,后传到美国演变为“热狗”。20世纪中叶进入日本,再在台湾地区盛行。
美国人对Hot Dog相同骑虎难下,不仅能单吃、夹汉堡,更是每年“独立日”的必备节目。
烤肠的全球风行,让食物商嗅到了商机,20世纪90年代,烤肠借着“台湾小吃”的名号打入大陆,迅速开展。
21世纪初,大陆每月烤肠质料的需求量近万吨,是台湾的50倍。台湾食物专家罗荣茂感叹道:“台湾烤肠在大陆的开展轨道简直是一个奇观。”
不少大规模的公司纷繁投产,许多地方品牌也参加其间。有企业乃至喊出了“一根烤肠,撬动的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商场,更是千百万个亮光愿望”的标语。
在拼价格、降质量的大战之后,现在市面上的“台湾烤肠”,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。
地道的台湾烤肠是把纯猪绞肉灌进肠衣,用明火烧烤。而大陆的“台湾烤肠”中参加了很多淀粉,用金属架加热,口感松软无嚼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