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里,老字号就像一颗颗独特的星辰,镶嵌在城市的商业天空,同时也是这座城市深厚文化渊源的生动体现。
老字号,可不只是简单的商店,它们是商业界的传奇。从商业的角度来说,它们有着令人惊叹的持久生命力。你看美国的《财富》杂志提到,美国大部分企业寿命都很短,中小企业平均不到7年,大企业平均不足40年,而中国的大规模的公司平均寿命是7 - 8年,非公有制企业平均寿命仅2.9年,中关村科技公司平均寿命3.7年。但是北京的老字号呢?随便拿出一家,存活年限都在40年以上。像六必居距今已有473年,天福号有260多岁,月盛斋232年的历史,天源酱园138年,正明斋133年。这就很能说明问题,这些老字号在商业的浪潮里屹立不倒,就像一艘艘经得起风浪的大船,它们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。
老字号更是文化的传承者。老字号不只是我国商业的一部分,更是一份厚实的文化遗产。2006年商务部对老字号的定义就指出,它们历史悠远长久,传承产品、技艺或服务,有浓郁的中华民间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渊源,得到社会广泛认同。从那些老字号的评判标准就能看出来,传承独特的东西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,这都是老字号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。
老字号还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。就拿天福号来说,在老北京的习俗里,腊月二十六割年肉得选天福号的酱肉,三十晚上吃、立春吃春饼、立秋贴秋膘也离不开它。它的酱肘子在2007年春节一天就卖出13吨左右。这可不是普通的买卖现象,这说明老字号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完全融入到北京的民俗文化之中了。不仅如此,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,北京的老字号也占有一席之地。像同仁堂的弓箭制作技艺、木版水印技艺,还有中医药文化,都在首批518项国家非遗名录里,而市级、区级的非遗名录里老字号的项目就更多了。
老字号在商业建筑的选址、形制和结构上也很有讲究,可以说它们是商业建筑中的智慧结晶。
同仁堂在前门大栅栏街的位置那可是极佳的,在那街头就如同占着黄金分割点一般,是老商街的黄金位置,寸土寸金。要是保护不好它的老店建筑,那可是损失,因为那可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部分。如果它还是原来的老样子,企业经营的形象肯定会更上一层楼。
月盛斋在前门大街,距离前门箭楼大概80 - 100米。这位置,人流量大不说,人们走得还慢,停滞时间长。而且前门大街的季风会把它的酱肉香味吹得四处都是,这就等于免费的广告啊。它在户部街的时候,周围有那么多衙署,还能存在120多年,从1775年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。后来因广场扩建搬走了,但在户部街的时候那就是前门的一大特色。
再看瑞蚨祥,1900年是前门大街的灾难,大火殃及四千多家商铺,瑞蚨祥是火后重建的,到现在也超100年了。它的建筑有不少特点,正门宽敞,在狭窄的廊房街道里,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方便顾客进出,大人物来了也能招待。墙壁厚实,大门一关能防火防水防盗。店堂中间有天棚,能采光通风,这在当年“明茶暗布”的商业经营要求下,能很好地帮助顾客挑选布料。店后面的地下室,冬天暖和夏天凉快,是招待客人和谈生意的好地方,遇到火灾还能临时延迟火烧进店堂,方便员工抢救货物。
前门商业街区的这些老字号文化地标,就像一个个独特的音符,共同奏响了北京商文化的历史风情曲。要是没了这些老字号,前门就不是那个有韵味的前门了。前门的名气是老字号们实实在在地经营、传承,一步一个脚印创出来的。像全聚德,1864年创建,199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服务类驰名商标,这也是老字号在商业和文化融合里取得的成绩。
北京的这些老字号,它们在商业的浪潮里稳定前行,在文化的传承里坚定不移,在城市的发展里不可或缺。它们用自身独特的魅力,让我们正真看到商业和文化能如此完美地交融在一起。【柳西檬|作家,历史背景和文化学者】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