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宁波人爱海鲜。不过,大过年的日子,还是要有肉相配才够隆重。年关将近,不少市民已经循着老底子的惯例,着手准备新年餐桌上的腊肠、酱肉等肉食。而宁波各大农贸市场的肉铺摊位也热闹起来。
1月10日,记者来到奉化方桥的宁波农副肉禽蛋批发中心临市面。这个拥有1.2万平方米面积的市场,是全国排名前二十的专业猪肉批发商业市场,供应宁波60%的生猪肉。平常,这里每天能“消化”掉一千两三百头生猪。而在过年过节的时候,这个量能冲到一千八百头左右。
上午9点多,首轮购买高峰已逝去,不过市场里依旧人声鼎沸——11.5元一斤的中方、9元一斤的扇子骨、11元一斤的筒骨、23元一斤的仔排……吸引众多肉食爱好者,“一元”“五毛”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,好不热闹。
市民裘先生住在海曙区石碶街道,特地来市场采节用的猪肉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的两手已提满不一样的部位的猪肉品。
“五花肉做酱肉,排骨冻起来过年吃,做汤或炒个糖醋排骨都不错。”裘先生笑着说。
“多的会几户人家拼半片猪,少的也会买十几斤。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,现在买回去的都是要提前制作的东西,比如腊肉、酱肉、糟肉。宁波人讲究,买的肉都是‘热气货’。”一位摊主和记者说,因为制作这类食品所需的肉量比较大,制作周期也要十几天。所以,很多人会到专业市场采购。
当天,摊主张师傅和妻子正在帮顾客制作五香腊肠。现切的五花肉,清洗、拌料、灌制、扎口……一套流程“行云流水”,十几分钟就能做好15斤左右的腊肠。
“这两年,春节前买肉现做腊肠的顾客慢慢的变多。半个月前,来我摊位定制腊肠的人就明显多了,甚至有客户专程从东钱湖赶来订购。忙的时候,我们要从早上5点做到晚上5点,有时候中饭都顾不上吃。”张师傅和记者说,客户在铺子里买好肉,每斤加3元,就能现场帮他们把腊肠做好,拿回去直接晾晒10天就可以吃了。
“本地人喜欢做五香、广式的口味,来自云贵川地区的新宁波人则更中意香辣味。”
宁波农副肉禽蛋批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,今年猪肉价格很亲民,节前供应也非常充足。
“根据往年的经验,估计采购高峰会在腊月初八后出现,一直会持续到腊月廿八、廿九。市民也能够准确的通过需求购买。”
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”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若需转载本网稿件,请致电。
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质量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别的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直接点击《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》表格填写修改内容(所有选项均为必填),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。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09084810号-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京)字第09421
法律顾问:山东海沃律所事务所 联系人:王 林 联系方式 技术上的支持:万春雷